大海里没有无名之辈(记者手记)
【资料图】
拨通肖雅星的电话时,她正在自家店里吃西瓜。那会儿是下午3点钟,酒店一天中相对空闲的时间。最近生意好起来了,隔着电话,也能听出这位年轻店主心情的放松与爽利。
电话这边,我的心情也是一样。时隔3年,再去翻找3家商户的联系方式,起初心里打鼓:不知道他们的店还在吗?经营得怎么样?没想到,一个个拨通电话,他们无一例外地告诉我:挺下来了,真好。3年前,我曾写道,小店主们坚信“转起来就有希望,挺下去就有机会”,这样的朴素信念,一点没变。
当然,他们只是千千万万坚强屹立于变局中、经受住了疫情考验的中国小店中最寻常的3家。但是透过他们的经历,我忍不住思考,这些中国小店为什么“能”?
因其坚韧。坚韧的表层,是坚持。这些从街头巷尾、镇集社区里“长”出来的小店,各有其生存哲学,但大都能“扛”事儿。遇到挑战,哪怕是咬紧牙关,也要挺一挺、拼一拼,相信冲过去就有机会。坚韧的里层,是乐观。即便是疫情最难的时候,他们也告诉我“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相信一切会好起来”。信念与心气儿,帮他们对抗风雨。
因其变通。小店首先很灵活,没有复杂的决策程序,看准了机会就能跳跃,认准了路子就能“上车”。身形小,转身快,这是优势。所以,我们看到这么多小店开通外卖、发展线上、做起直播、拓展业务。小店主通常也是实干派,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没有包袱、说干就干、善于变通,这是他们实践的智慧。
小店必然也有弱点。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身形难免单薄,力量偶显微弱。好在这1亿多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地被看见、倾听与帮助。一项项扶持政策接连落地,为他们的生长“施肥”;一个个数字化平台搭建起来,为他们的发展赋能。那各地竞相打造的“小店经济”,不正为小店创造更多空间吗?
春天正在发酵,初夏就要到来,愿更多小店蓬勃生长。最后,“大海里没有无名之辈”——这句话,想送给中国小店。(李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4月27日 第 04 版)
责编:庄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