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看!“权益一哥”呈现双刃剑效应,中庚基金等受益,汇安、朱雀反受拖累
红周刊丨张桔
此前几年公募行业的爆款权益大战让各家公司加快培养人才,特别是在中庚丘栋荣成功的示范效应下,小基金公司纷纷效仿这样比较经济的“一人一城”模式来振兴公司权益产品。但从2022年的业绩来看,不少公司捧出的“权益一哥”业绩并不让人满意。
对于头部的大基金公司来说,“权益一哥”固然也重要,但如果公司旗下团队群星闪烁,也会“东方不亮西方亮”。即便公认的公司“头牌”一年业绩中庸,着力培养的二、三、四把手业绩也会有闪光点,综合下来公司的规模尚可保障。但对于本就排名中下的基金公司而言, 其全力塑造的“一哥”汇聚着公司振兴的希望,他的业绩起伏波动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在大致符合这样思路的基金公司中,由于股票市场整体表现乏善可陈,中庚的丘栋荣成为这类思路较少的亮点,无论从全部资产合计还是公司排名来看,中庚都创造了历史最佳纪录。冰火两重天,据《红周刊》编辑部的不完全统计,至少包括德邦、汇安、朱雀等多家基金公司规模和排名双双退步,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权益一哥”在去年遭遇业绩“滑铁卢”。
接受《红周刊》采访时,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指出:“权益一哥纷纷失灵跟规模是业绩的敌人有关,在A股市场无论做景气度投资还是主题性投资,或者是做价值投资,当管理的产品规模足够大时,策略的有效性就会失灵,因为腾挪空间非常小,很难做出超额收益。”
中庚、中泰证券资管逆流而上
丘栋荣、姜诚业绩贡献居功至伟
Wind显示,由于去年整体股市低迷,板块快速轮动,尤其主动权益类基金单年度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年终时基金公司的规模大多出现了缩水,这样的现象在中小基金公司中尤为明显。但是,根据大致的梳理,至少中庚、中泰证券资管两家规模实现逆势上扬。
先看更受关注高一些的中庚基金,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该公司的全部资产合计和总资产排名均创历史新高,不过基金产品的数量却没有增加,同时基金经理仍然只有三人组成,除去管理5只产品的丘栋荣外,另外的两位陈涛和吴承根,分别只管理一只产品而已。需要指出的是,吴承根管理的中庚价值灵活还是与丘栋荣合管的产品,表面看仅有陈涛管理的中庚价值先锋与丘栋荣“无关”。
而不算今年刚成立的基金,陈涛的这只产品在公司老基金中成立时间最晚,但却表现的格外争气,从业绩指标来看,2022年基金全年的净值增长率排在同类的第63位,2023年开年迄今,产品的净值上涨已经超过13%,目前甚至超过了丘栋荣管理的产品。再从反映长跑实力的年化收益角度来看,该基金的最新年化收益达到了14.54%,同类排名高居第9位。 进一步从公司的规模变化来看,基金成立时的规模约为38.54亿元,但是去年四季度末的最新规模约为68.71亿元,增长幅度超过三分之一。
从基金的四季报来看,陈涛重点布局在TMT板块,大致包括了新点软件、顶点软件、博思软件等等,同时当季从十大重仓股占比来看,前两大重仓股占比均超过8%,而后面的重仓股占比均不到6%,巧合的是第一大重仓创业慧康和第二大重仓股传音控股均与数字经济有关。从今年1个多月的表现看,所有的10只股票均实现了股价上涨,排在首位的赛意信息涨幅超过了20%。
整体而言,陈涛的投资策略与丘栋荣相对一致:“总体而言,目前投资组合风格呈现逆向、相对低估值、小市值、高成长、高质量等特征。未来我们仍坚持低估值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全市场发掘成长潜力较强且具备估值优势的价值成长型公司来构建股票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当然公司“权益一哥”丘栋荣的产品持续表现给力,今年在管产品全数上涨下,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庚小盘价值,最新年内上涨也超过了10%。从基金四季报的十大重仓股来看,2023年至今,包括神火股份、广汇能源、康华生物、创业慧康等四只标的涨幅都超过了10%,同时迄今仅金地集团股价下跌。需要强调的是,丘栋荣的在管规模占据了大约公司总规模的82%。
根据节后微信朋友圈曝光的其最新策略,“基本面的低风险、低估值、盈利有弹性或成长性”,他依然将这三个基于低估值价值策略的标准作为选股策略,同时将盈利弹性放得非常靠前。丘栋荣表示,在传统的价值型公司中,最看好的是资源能源类公司,另一类是地产公司;在成长型的行业和公司中,重点关注医药、计算机和港股中的互联网与医药。
四季度末的公司排名比中庚还要高的中泰证券资管,崛起之路与中庚有异曲同工之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31日时公司的全部资产合计突破400亿元,而公司管理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姜诚,他去年四季度末的在管产品合计规模约为153亿元,占比大约为38%。从具体个基来看,其中三只产品的任职回报已经翻番,分析四季报的具体持仓,他所重仓的多为工行、海螺水泥、招行、中国建筑这类偏传统沪深300蓝筹。
此外,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指出,除去这两人外,九泰的刘开运和红塔红土的赵耀表现也可圈可点,而湘财基金的车广路和金信基金的孔学兵则表现一般。除去市场因素外,其中还有投研支持不足和激励不足等原因。
汇安、朱雀“权益一哥”业绩失色
中小公募“押错”对象规模不进则退
当然并非中小公募都有这般好运气,更多的基金公司还是在迷茫和探索之中徘徊,比如上海滩的“一母三兄弟”泉果、睿远、东证资管,老的公司权益旗手或许未必适应变化了的二级市场环境。好在他们的知名度和话题度就可以自带一轮流量,不过其他的基金公司未必就有如此好运了。
比如排名仅比中泰证券资管低一位的汇安基金,Wind资讯数据显示,去年年末该公司实际上是管理规模和排名双降。而该公司近几年似乎最受媒体和基民关注的就是此前的公开道歉事件,当时事件的主人公就是公司头牌基金经理邹唯。随着二级市场浮沉,如今公司的窘境很大程度还是和他有直接关系。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目前兼任首席投资官和董事总经理的邹唯,在汇安基金总共管理着5只产品,但是2022年四季度末合计的规模竟然不到30亿元,似乎与这位任职时间将近14年半老将的江湖地位颇不相称。背后的原因林林总总,而核心的一点还是逃不出业绩大棒的驱使。
就2022年单年度的业绩来说,五只产品全部一败涂地:汇安裕阳定开全年净值下跌34.84%,汇安行业龙头下跌31.42%,泓阳三年持有下跌34.22%,均衡优选则下跌33.60%,另外还有一只是去年成立的次新基金,也就是说他所管理的老基金去年均下跌超过了30%,为何业绩如此惨淡呢?以汇安裕阳定开为例。
究其原因,基金经理在四季报时的十大重仓多表现不佳首当其冲,从公司在近三个月二级市场涨幅来看,具体包括新莱应材、富创精密、正帆科技等三家公司股价下跌超20%,尤其是新莱应材占比达到9.87%接近顶配,而该股在三季度时占比甚至达到10.5%超过10%的比例上限要求。但是这家主营产品是超高洁净应用材料的高科技公司却走势欠佳,尤其是近三个月下跌大约35.6%。
在该基金的四季报总结中,基金经理也坦言当季存在失误:“回顾四季度的操作,我们主要的着眼点在于行业和企业中长期的增长空间和增长速度,对于政策变化驱动的估值端修复的机会没有很好地抓到。具体操作上,我们主要本着长期布局来进行配置,更多的布局在科技成长行业,其中以先进制造、军工、光伏等领域为主。”对比汇安时代和嘉实时代的他,业绩的大起大落或许也是变化的显著之处。
再看另一家排名相对靠后的朱雀基金,对比去年四季度末和前年四季度末的数据,《红周刊》发现公司的排名从第94位降至第106位,同时全部资产合计也从大约294亿元退至200亿元的水平,一年时间公司整体退步明显。当然背后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一条,不过公司“权益一哥”梁跃军的表现不佳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Wind资讯数据显示,除了梁跃军在管7只产品、黄昊和李扬各管两只基金外,其他的四位基金经理均只管理一只产品,因此朱雀基金的发展可以说和梁跃军深度捆绑。从规模占比推算,四季度末他的在管基金总规模达到176.26亿元,超过了公司规模的八成,不过这位同时是公司现任总经理的基金经理,累计的基金经理岗位任职时间尚不到3年。
从7只产品的2022年表现看,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除去碳中和成立于去年9月外,另外的6只基金均是老产品,2022年全年下跌均超过20%,其中表现最差的是朱雀恒心一年持有混合,该基金全年下跌24.36%。我们以他独管且任职时间最长的朱雀企业优胜为例子。
四季度基金经理仅仅更换了两处重仓标的,即用A股的石英股份和港股的理想汽车更换了上一季度的正泰电器和中集安瑞科,而理想汽车年初至今的涨幅超过30%,成为十大重仓股中表现最好的公司,但是也仅仅是第十只重仓股而已。从去年的四份季报来看,基金组合的前两大重仓股均为隆基绿能和海大集团,不过两者平平的表现,至少说明它们不在短期风口。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他在管多只产品,但最好的任职回报尚且不到50%。同时,这种总经理又是“权益一哥”的思路,实际在内地的公募基金公司中并不多见。
德邦基金“重债轻股”难寻“权益一哥”
金元顺安探花基金经理仅管一基
当然也并非所有中小基金公司的滑坡都因“权益一哥”不给力,对于发展重心更偏于债券的基金公司来说,究竟谁是“权益一哥”难下定论,比如德邦基金。Wind资讯数据显示,该公司在去年四季度末全部资产合计和总资产排名双降,特别是资产合计从大约340亿元降至261亿元。在股债的两大阵营中,债券基金占据大约190亿元,而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合计的规模还不到30亿元。
具体看公司的权益基金经理阵营,女将朱慧琳、揭诗琪任职不满1年,雷涛、金烨任职刚满1年,这四人目前均仅仅管理1只产品。另外7年老将吴昊在管的基金也仅仅是3只,合计的总规模还不到5亿元。从管理产品数量来看,目前管理5只基金的女将黎莹或许勉强算是公司“权益一哥”的一号候选人。
从她的综合数据来看,这位任职超过7年半的女将是现任公司投资一部(股票)总监,同时兼任股票研究部总监,但是在管的5只产品四季度末的合计规模约为17.48亿元,平均单只产品的规模不到4亿元。让人困惑的是,从基金名称字面的理解来看,产品涵盖的范畴既有大消费,也有医药,同时还有科技创新,基本各色类型一应俱全,这其中大健康、大消费和优选混合三只基金均是她独自管理,涉及的行业和赛道可谓广泛。
刚刚过去的2022年,从5只基金的业绩表现来看,虽然全部录得负收益,但是兼顾考虑到市场和同类排名,其实还算是一份合格的答卷,其中单年表现最好的是德邦大消费,2022年全年净值下跌仅仅约为2.68%,而且不同寻常的是,去年四份季报的十大重仓股中,几乎看不到任何一只白酒股上榜(仅一季报中出现过茅台)。
但问题在于,分析5只基金的重仓股不难发现,黎莹的能力圈其实主要还是消费和医药等偏价值的领域,德邦科技创新一年定开重仓标的几乎和另4只基金没有重叠,或许该基金中主要是吴昊在主导操作,而后者所管理的另两只基金分别是半导体产业和福鑫灵活配置,也就是说他的主攻领域或在科技成长。考虑到两人合作管理的基金最新规模还不到2亿元,似乎意味着这样的“1+1”搭配得不偿失。
对德邦权益基金经理来说,或许关键是有一只让大众耳熟能详的代表作,映射到规模上才能有相应体现,因此当务之急是管理产品数量不在多而在出精品,未来让大众想到公司就第一时间能在脑海中出现明星基金经理的名字。对比来看,去年年终季军缪玮彬所在的金元顺安基金是另一番光景。
按常理推断,公司坐拥这样一位业绩出色的基金经理,其当然是“权益一哥”的不二人选,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他在公司曾经先后管理过3只产品,而目前在管的只有金元顺安元启1只,由于暂停申购,四季度的规模也不过是15.29亿元,且目前上档的新基金中也并未看见由他挂帅的产品。
按照公募圈的通常做法,给头一年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发行新产品、利用热度募集出好成绩是普遍思路,不过金元顺安却并未如此行事。Wind资讯数据显示,目前公司基金经理中包括周博洋、闵杭、苏利华、孔祥鹏、贾丽杰五人都管理着至少3只产品。但这样不同寻常的思路,体现在公司规模和排名上却是下滑。去年四季度末,公司全部资产合计约为242.55亿元,明显低于上一季的270.17亿元,同时公司排名也从98位下降到100位。
(本文已刊发于2月11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